峰是河源技师学院党委副、副校长。前年国庆假期,他回东源县黄村镇柒树村扫墓,闲谈时,岳父告诉他,家中有一册石印本的《三国演义》,就在老屋二楼一个棕笼(旧时客家地区一种盛放保存物品的工具,类似箱子)里。峰兴致勃勃地打开尘封已久的棕笼,石印本《三国演义》不见踪影,却意外地发现一批老物件:一沓老账本,一本程姓族谱,一本刊印于光绪二十二年名为《妇孺韵语》的书,一本刊印于光绪三十三年名为《约翰》的书,以及少量清代计量器具。
晚清年间的老账本
央视直播失误集锦笑不
男子挪用50万花20万打赏女主播
清朝时人们在“摘抄本”里摘录什么?
除了18册老账本,峰还在岳父家老屋的棕笼里发现了一本小。这本手抄的小,有点像上世纪常见的“摘抄本”。
老虎妈妈丧子伤心动物园用猪仔替代安慰
传承“长征”,走好新长征
南宁一男子躺公交车前“碰瓷”演技浮夸
最近,峰在朋友“梁山109”的牵线搭桥下,将一沓泛黄的账本送到河源市鸿志中基客家文化博物馆,委托该馆代为保管,并用于研究和展览。这批老账本共有18册,是他在岳父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柒树村的老屋里无意中发现的。老账本里,记载着清朝光绪十二年(公元1886年)到八年黄村镇柒树村一程姓商户的账目往来。
岛上的夜晚:女子用镜头记录丈夫对抗抑郁过程
蜘蛛太多怎么办?柬埔寨小镇居民吃掉他们
民营医院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
翻开这些老账本,从中或可管窥黄村人传承至今的商业基因,以及黄村人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最终缔造出一个黄村百货帝国的商业密码。
在粗略翻阅老账本之后,峰发现,这批老账本里频繁出现一个叫程衡平的人,账册以特有的记账方式和符号,记载着程衡平商号的往来账目,还有部分欠条,以及婚丧嫁娶等人情往来的账目。从账目中,可以看到,商号交易的货类众多,其中,以建筑材料及食品居多。
100多年前的黄村人怎样理财?
老账本里夹带的单据
url:峰(左二)将老账本交给客家文博馆托管。
三沙发界最深海洋蓝洞幽蓝深邃
老屋里翻出18册清末账本
大婚在即准新郎竟碰瓷助跑躺上引擎盖
清朝时,河源人在他们的“摘抄本”里都摘录着一些什么内容呢?除了着当时的一些生活小百科,及治头疼脑热牙痛等常见疾病的民间药方,这本晚清版“摘抄本”里,还着一些类似于民间作者创作的各种抒发思乡、思亲、婚恋情感的诗歌。
女主播直播吃串不到2小时引20万网友围观
黄村人为什么这样擅长做生意,尤其是擅长百货生意,他们究竟是怎样理财的?或许,这18册在黄村老宅里发现的清末黄村商人的老账本里,可以找到部分答案。
名包免过安检善意缘何会被误读
遏制票房造假,不能光给院线开罚单
女子深夜被强掳上车一空后扔下车
这意外的发现,让峰惊喜不已。在征得岳父同意后,他把这批老账本带回市区,平日一有空闲,就拿出来翻阅。峰说,他想从这些老账本里看看早些年黄村人是怎么做生意的。
祖孙三人食用自制臭豆腐中毒两人未脱险
G20峰会走红90后女保镖海量私照
黄村人多地少,为了谋生,许多人外出经商,足迹远至南洋、欧美,是河源知名的侨乡。说到黄村人,河源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黄村百货。据2005年本报刊发的《解读“黄村百货第一镇”》系列报道,在黄村4.4万人口中,80%以上的家庭从事百货行业;全镇1.6万劳动力人口,超过1万人外出从事百货业,占全镇劳动力人口的62%。其中,1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大、中型百货公司、商场或超市;6000多人拥有自己的小型商场或租用他人的商场柜台,涌现了10多个亿万富翁、100多个千万富翁,百万富翁数以千计。
互联网公益须配套“互联网+监管”
2011年,有报道称,据非统计,黄村镇百货业遍及、上海、天津、武汉、郑州等全国各地,在广州、深圳等珠三角地区的百货商业企业和超市连锁店,近70%均由黄村镇人开设。在个别城市,黄村人经营的大中型百货商场、超市曾一度占据当地90%的市场份额,“黄村百货”现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已经形成;在珠三角地区的百货业内,“无黄不成市”的说法也被广泛流传。
新闻作品不妨“慢工出细活”
明星“天价片酬”还应回归
军训的意义不该被忽视
老账本的文史价值
动物园幼狮幼虎亲如“兄弟”萌翻网友
黄村人缔造了一个般的百货帝国,黄村镇因此被称为“中国百货第一镇”。
女子取快递被要求证明是齐天大圣
把鱼放进零下35度液态氮中后
拆迁助学背后
自然需上下联动人人参与
这些诗歌通俗易懂,部分篇章类似于今天的“荤段子”。让跌眼镜的是,这本100多年前的“摘抄本”里,甚至还着和她的顾客之间的诗词唱和,颇似“糗事百科”里的无节操段子。
没那么单纯!揭秘橡皮糖的生产过程
陌生男敲门寻服务两名姑娘被吓求退房
河源人都知道,精打细算的黄村人善经商,但不一定知道黄村人为什么这样擅长做生意。
哈萨克斯坦一男子骑鸵鸟上班为躲堵车高峰
这批老账本共有18册,除少量账本记于初年和清朝宣统年间外,大多记于清朝光绪年间,最早的一本记于光绪十二年,距今已有130年。